位置: > 环球企业家网 > 科技 >

陈炳柳:越“迁”越“活”的服装企业家

时间:2017-08-23 10:43阅读:

    

陈炳柳(左)与工作人员讨论新款服装设计。隋新摄

  “自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出台后,落户永清的服装企业更是明显加快了建设速度。”在河北省永清县经济开发区,盈珂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炳柳说。

  2015年7月,盈珂服饰有限公司位于永清经济开发区的新工厂正式建成投产,成为北京大红门服装生产企业外迁到河北永清的首家投产企业。

  说起外迁,作为浙商的陈炳柳憨厚地笑了:“企业越‘迁’越‘活’!”他一边介绍他的服装流水线,一边自信地说。陈炳柳23岁闯荡北京,和服装业打了几十年交道,善于在“变”中求发展。

  早在13年前,他也是第一个把企业从丰台区迁到大兴区的服装企业家。陈炳柳还注意到,北京有将服装制造业外迁的趋势。2010年,他的企业随浙商新城项目落户永清,成为首批在永清买地自建厂房的北京外迁企业。

  “永清新工厂投资了5000多万元,占地22亩,比原北京老厂扩大了近3倍,生产车间全部实现了标准化流水线作业,办公楼、宿舍楼、食堂、职工活动场所一应俱全,职工生产、生活条件大为改善。目前,公司产量比以前提升了5倍,年产女装可达20万件。”陈炳柳说。

  “永清是个好地方!”陈炳柳伸出三个手指说,其一,永清毗邻北京,既能够依托北京这个2000多万人口的大市场,又能够面向全国;其二,服装产业外迁转型最重视物流建设,永清距离北京新机场只有15公里,走空运比在北京还方便;其三,永清是京南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地区之一,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。

  王军是公司的老员工了,五年前从老家张家口过来工作,现在是生产车间的小组长。“迁到永清后,这里环境更好,待遇也不错,单身员工住高标准的四人间宿舍;夫妻还有家庭标间,将来也能把孩子从老家接过来。我介绍了不少老乡过来工作。我们已经有工友在永清买了新房子,准备在这里安家落户。”王军说。

  如今设想着55岁退休的陈炳柳还在规划他的“盈珂大厦”,他说“盈”取盈利的意思,作为北京第一家进驻永清的服装企业的总经理,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。

  “现在,公司研发设计团队已经全部迁入永清。未来我打算把企业往服装文化创意方向发展,我女儿现在国外学习最前沿的时装设计,等她学成归来后,让她去规划引领企业的发展,我的目标是20年后让‘盈珂服饰’成为中国驰名品牌、世界驰名品牌。”(记者 韩梅)

  链接

  协同发展“催热”永清服装业

  走进永清经济开发区,一个又一个服装企业的施工工地令人目不暇接。塔吊旋转、机声隆隆,路旁印有“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”、“承接首都产业转移,开启浙商发展新高地”等内容的大型户外广告牌及围挡不时映入眼帘。

  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出台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,让与北京仅仅一河(永定河)之隔的京南小县河北永清声名鹊起。

  2010年,永清浙商新城项目破土动工,开始了服装产业在永清的扎根和发展;2014年,北京大红门八大主力市场签约落户永清,为永清承接首都服装产业转移赢得了先机;2015年,永清与北京西城、丰台签订产业转移合作协议,拉开了永清服装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幕。

  据永清经济开发区的工作人员介绍,截至目前,永清国际服装城已签约北京外迁服装企业670家,完成注册130家,建成和在建服装企业72家,投产服装企业4家。永清经济开发区内已竣工30万平方米的服装厂房。

热门文章
最新文章
COPYRIGHT@2003-2014 版权所有:全球人物网 备案号:京ICP备11215364号